一、要坚定正确政治方向,不要宣扬错误立场思想
教师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在教学与日常交流中,强化对学生的政治教育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。坚决杜绝宣扬违背法律法规、道德规范以及科学常识的错误思想,自觉维护国家政治安全,守牢课堂、论坛、讲座、网络等意识形态阵地,勇于同不良思想倾向和敌对势力渗透、破坏、颠覆、分裂活动作斗争。
二、要爱国守法履职尽责,不要违法乱纪渎职损公
教师应将爱国之情融入教育事业,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,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。深入学习教育法规、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知识,严格依法办事,为学生树立遵法守法的榜样。认真对待每一项教学任务,精心备课、耐心辅导,为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贡献力量。绝不能做出违反法律法规、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、对工作敷衍塞责、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等,切实维护教育的公正性和纯洁性。
三、要传承弘扬优秀文化,不要散布传播不良信息
教师要积极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使命,将优秀文化内涵融入到课程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中,提升学生文化素养,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。不得向学生传播封建迷信、低俗、暴力以及未经证实的谣言等不良信息,防止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,维护校园文化的健康与纯洁。
四、要潜心育人因材施教,不要敷衍教学照本宣科
教师要主动深入研究教育方法,用心洞察每位学生的特点与需求。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、学习能力等差异,制定教学方案,激发学生潜能。精心备课,融入多元教学元素,活跃课堂氛围。积极参与教学研讨,借鉴先进经验,提升教学水平。坚决摒弃简单机械地照念教材,杜绝随意应付教学任务的行为,确保每一堂课都充实且富有成效,助力学生全面成长。
五、要关爱学生严慈相济,不要冷漠疏离放任自流
教师要真心关爱学生,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、生活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,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,了解他们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,并及时给予帮助和关爱。不能因工作繁忙而疏远学生,对学生的合理诉求漠不关心,对学生的困难视而不见。在规则和纪律上严格要求学生,不能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和错误观念听之任之。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,让学生在充满爱与规则的环境中成长。
六、要立德修身言行雅正,不要低俗粗鄙行为失范
教师要以德立身,作风正派,举止文明,注重形象,以身作则,在课堂教学、校园活动以及与学生的交往中,与学生交往保持应有的界限和尺度,以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。使用文明、规范的语言,着装正式,保持良好的仪态和行为习惯,展现教师的良好形象和职业素养。不得出现言语粗俗、行为不检点、与学生超出正常交往范围,甚至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等失范行为。
七、要实事求是致学守正,不要弄虚作假学术不端
教师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应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。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和规范,坚决杜绝抄袭、剽窃、伪造数据、买卖论文等学术不端行为,维护学术严肃性与公信力。在教学中要求真务实,注重知识准确性和实用性,不夸大、不歪曲,以身作则,秉持诚信,为学生树立学术和道德榜样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学术态度与价值观。
八、要秉持公心公平公正,不要徇私舞弊歧视偏见
教师要始终秉持公心,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,尊重个体差异,在涉及学生学业评价、奖助学金评定、评优评先、保研等工作时,要严格按照既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操作,不因外貌、性格、成绩、家庭背景等差异而产生歧视或偏见,确保教育资源分配的合理性与公正性。坚决杜绝徇私舞弊行为,维护教育的公平正义,为学生营造健康、平等的成长环境 。
九、要严于律己廉洁从教,不要利用学生谋取私利
教师应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,严格规范自身言行举止,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。在教书育人过程中,自觉抵制各种形式的利益诱惑,做到廉洁从教。绝不能将学生作为获取私利的途径,不得索要、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、礼金、有价证券等财物,不得参加由学生及家长付费的宴请、旅游、娱乐休闲等活动;不得向学生推销商品、强制学生购买教辅资料或利用学生家长资源获利。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,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 。
十、要开拓创新追求卓越,不要因循守旧固步自封
教师应时刻保持对教育领域新趋势、新技术的敏锐感知,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、勇于打破传统教学框架,依据课程特点与学生需求,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和学术研究路径。主动参加各类培训、学术研讨会、教学观摩活动等,学习先进教育经验,拓宽学术视野。拒绝被陈旧观念束缚,避免因自身知识结构老化、教学方法陈旧而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培养效果,应以追求卓越为动力,不断攀登教育与学术的新高峰,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贡献力量。